bat365中国官方网站外语系“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5年12月
一、办学定位
外语系围绕我校“为地方发展服务、办人民满意大学”的办学宗旨和“培养高素质基础教育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突出师范性、应用性、地方性,努力把学校建成高水平、多科性、应用型的地方特色强校”的办学定位,充分利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有利时机,和中国政府大力建设经济自贸区的发展战略,以外语语言学科为依托,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培养思想品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的外语教学人才;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具有集语言技能、商务知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于一体,能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综合型高级商务人才;培养思想素质高,实践能力强,能熟练从事外事、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口笔译翻译人才。
二、总体规模
外语系现有教职员工58人,教授1人,副教授10人。在稳定现有教师的规模上,着力引进与培养高层次人才,五年内主要引进英语专业教授和聘用从事商务英语与翻译教学与研究的博士,同时积极培养系内教师成为教授与博士。计划至2020年教师规模达到65人。
目前外语系学生总数555人,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以每年递增80人的速度,力争至2020年在校本科生达980人。学生规模扩大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新建人才市场急需的商务英语与翻译等专业。其中商务英语专业和翻译专业申报成功后计划各自每年招生100人。
三、学科建设
1.学科建设方针: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系领导的带领下,要精心设计,分工合作,整合现有资源,突出外语系学科优势。外语系学科建设要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寻找新的生长点与增长点。
2.学科特色建设:bat365中国官方网站外语学科特色在于:培养具有突出的语言优势、宽广的国际视野、深厚的中外文化底蕴与强大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应用型外语人才。建立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将教学、研究、服务地方结合起来,是外语系目前大力推进的特色发展之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能力、相关的职业技能和广博的文化知识,能熟练运用外语在外事、教育、商贸、文化、等部门从事教学、翻译、外贸、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外语高级人才。
3.学科专业调整与优化:目前外语系学科专业相对单一,有专业方向,但并没有形成明显的优势;外语系语种单一,在目前的专业中,本科专业只有英语这个唯一的语种。应采取将方向发展为专业的策略,在专业的基础上建设优势学科;”十三五”期间计划在夯实、加强现有专业的基础上,争取成功申报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与翻译本科专业,并培养壮大之。另外,努力建立、培养、壮大商务日语和日语翻译专业。总之,要优化学科结构,适应市场需求,增强外语系的整体实力。各专业(方向)建设分述如下:
(1)英语专业:该专业师资力量比较雄厚,有高级职称教师11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15人,年青教师中有1人在国家级外语教学比赛中荣获一等奖的好成绩。具有“英美文学及中外文化传播”科学研究创新团队1个,精品课程(《综合英语》)一门,素质核心课程课程2门(《英语美文赏析》、《创客与法》)发表论文,教改项目3门,截止2015年建立实习实训基地16个。
该专业的建设方针与目标是:做大、做强,争取成为省级精品专业。在”十三五”期间,加强英语(师范)专业建设,及时跟踪专业发展趋势和动态,把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在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实践教学载体与手段创新等方面,形成鲜明的特色。紧扣当前教学改革的核心与难点,建设基于MOOC等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共享精品课程,成功建设三至四门校级共享精品课程。建设一至两门省级共享精品课程。提升课程的普及层次。““十三五””期间组织、完成一至两门校本教材的编纂工作。组织力量编写一系列优秀辅助教材。更进一步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制订具体的最佳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建设一至两项教学改革项目,促进教学的完善。申请十项以上的校级、市级、省级以至国家级的科研项目。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英语专业(师范)人才培养重点面向小学英语教学。师范英语专业的建设坚持面向基础教育,打通高校与中小学之间的壁垒。有组织、有计划地将本专业的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派到中小学锻炼和学习;同有代表性的中小学、初等和中等教育教学研究所等单位建立良好的教学科研研究关系。成立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团队,鼓励教师将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成果投入服务地方实践中去。
(2)商务英语专业: 商务英语是融合了语言学、文化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是一门具有高度交叉性、应用性和复合性的学科。外语系自升本以来一直致力于培养国际贸易方向的学生并于2015正式开始招收英语(国际贸易方向)学生。”十三五”期间,拟在英语(国际贸易方向)基础上建设、申报成功商务英语专业。学科带头人不仅要具有长期你商务英语教学经验,而且具有丰富的国际贸易实战经验。在学科带头人及外语系领导的努力下,正在着手建立先进的国际贸易实训室。
“十三五”期间,将进一步完善目前的课程设置,建设一套符合闽东特色的校本教材。以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和跨文化商务沟通研究为重点,整合现有的教师资源,根据不同学科方向,广泛开展教学及科研活动。计划建设商务英语教学团队、商务英语科研团队各1个,力争申请成功省教育厅课题6项,省级课题2项,教育部课题1项。进一步加大商务英语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尽快引进高层次人才。第一,未来的五年内要引进商务英语专业博士1-2人;第二,鼓励现有青年教师尽快在3-5年内考取博士或晋升高级职称;2016-2018年,送出攻读博士学位或国外访学2人,晋升副教授1-2名。第三,通过培养方案的修订,引导教师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同时派遣教师带队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企业见习等活动。争取在”十三五”规划期间,使商务英语专业达到更高的办学层次。
(3)翻译专业:bat365中国官方网站外语系自建系以来就开设翻译课程,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翻译教学和研究上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在知名的国家出版社出版了译著多部,发表了多篇具有较高水平的翻译研究论文,完成了省教育厅、省社科规划研究课题多项。因此,为建设、申请翻译专业准备了充分的条件。拟在”十三五”期间,将翻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建设,设置本科翻译专业,培养高素质的翻译人才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语言基础扎实、专业能力较强、有一定科学研究能力、能适应经济市场需要的本科层次翻译人才。本专业的培养规格是:本专业学生应具有扎实的英汉双语语言基本功、宽广且扎实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金融基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较强的双语表达和转换能力、较高的综合素质,能熟练在外事、经贸、旅游、管理、科技、独资合资企业、中国驻外机构、新闻媒体等部门或企业单位从事口笔译工作,能与时俱进,较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学生在培养期间,须修完翻译专业主干课程并通过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考试;翻译资格认证要求至少通过以下两项之一:第一,国家人事部翻译资格证书三级考试;第二,上海市英语中级口译岗位资格证书考试。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第一,具有扎实的双语语言基本功和较强的互译能力,翻译水平达到国家人事部资格证书三级口笔译水平(或取得上海市英语中级口译资格证书)。第二,能够胜任各种级别的英汉口译工作和笔译工作。第三,了解中国国情,熟悉中外文化差异,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第四,能够运用翻译学、双语语言文化对比研究理论分析和解决口译、笔译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掌握口译、笔译的基本方法。建立一套教师课外辅导机制,组建外语系翻译兴趣活动小组,帮助学生成立外语系翻译协会,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省内的各种翻译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锻炼实际应用能力,诱发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
(4)英日双语(国际贸易方向):外语系日语专业(专科)有5年的办学经验,有研究生学历以上教师5人,大多毕业于国内名校,部分教师有出国留学经历。在教学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科研上也做出了不菲的成绩,出版译著4部,编著教材1部,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
在”十三五”期间,外语系拟开设英日双语国际贸易方向,并逐渐过渡到建设为日语本科专业。初期计划招收20人,实行小班授课教学,修业年限为4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该方向的培养目标为:为适应改革开放和国际交往需要,培养双语渗透、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应具有扎实的英语及日语语言基础、了解英语及日语国家文化、熟练掌握英语及日语语言技能,能够在涉外经济贸易、外事、文化、新闻出版、科研等部门从事国际贸易、翻译、研究、教学及管理工作,同时为研究生的培养准备人才;该方向的培养要求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主要学习掌握英、日两种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与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英语、日语两种语言的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训练,具有扎实的英语、日语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英日双语国际贸易方向就业方向为:可在外资企业或外贸企业从事商务工作;在涉外酒店或旅游公司从事导游接待工作;在涉外企业或政府机关的涉外部门从事文秘、公关或商务工作;在文化交流及大众传媒领域从事翻译工作。
4.专业教学建设:(1)课程建设。(2)教学能力建设。(3)精品课程建设:争取到2020年建设校级精品课程5项,省级精品课程一项。(4)大力进行教学改革。(5)网络课程建设。(6)测试性达标指标:实现英语专业四级和英语专业八级过级率逐年递增,2020年英语专业四级过级率达85%,英语专业八级过级率达50%。
5.教学研究工作建设:创设、培养教学研究团队1个,申请成功校级教研项目15项目、厅级教研项目10项。在本科大学学报上发表教学论文20篇,出版教材2部,教学成果奖3项。鼓励教师大力开展外语教学研究(包括测试研究),并将教学研究成果与服务地方紧密结合起来。
6.科学研究工作建设:”十三五”期间,争取获得省级课题10项,厅级课题20项,校级课题20项。发表论文100篇,其中核心刊物10篇。争取获得省级社会科学三等奖及以上2项。科研团队建设:巩固并加强原有的“英美文学与中外文化传播”科研团队,并争取建设一个新的科研团队。
四、教师队伍建设
1.现状分析:外语系目前有教师56人,副教授以上11人,其中教授1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39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团队1个。可见,目前外语系师资队伍结构中正高职称偏少,博士学位教师严重匮乏,应采取培养和引进的措施。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偏少,层次偏低,应加大建设和培养力度。
2.预期目标及措施:
(1)教师结构优化建设:在现有基础上,增加学科带头人2-3人,骨干教师6-8人,争取获得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10人。加大外引内培力度,计划五年内能引进教授2名,引进或培养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名。鼓励教师进行学历提升,争取3-4位教师考取博士研究生。其中,未来五年内引进商务英语(方向)博士1-2人;翻译专业博士1-2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1-2人。
(2)教学团队建设:外语系目前现有校级教学团队一个,争取到2020年有校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
(3)教学名师建设:外语系现有校级教学名师一个,努力争取省级教学名师,计划到2020年外语系有校级教学名师3个,省级教学名师1个。多方联系,取得学校支持,加大教师国内外进修力度。争取每年派出2-3名教师进行国内进修访学。
(4)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定措施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鼓励教师考取翻译资格证书(二级)、剑桥商务英语资格考试(高级)。力争双师型比例达15%。通过培养方案的修订,引导教师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同时派遣教师带队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企业见习等活动。
五、实验室建设
我系目前共有7间语言实验室,320个座位。其中6间是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200万元建设成的外语系实践教学示范中心,2014年9月已投入使用。该中心拥有3间36座网络化语言实验室,1间64座网络化语言实验室,1间72座网络化语言实验室及1间20座口译室。利用率逐年上升。但是,由于新开设的专业及本系承担全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任务,现有的设备无法满足外语系及学校发展的需要。因此我系在““十三五””期间,计划完善商务谈判与国际贸易综合实训中心的建设及拟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示范中心。
1.实验(实训)室建设的总体目标
今后五年我系实验实训建设总体目标是:加大实验实训室软件和硬件建设的力度,在满足各专业实验实训教学的条件下,力争建2-3个系级实验实训教学示范点;加强各实验实训室的岗位职责、管理制度、操作规范与流程建设,形成岗位职责明确、管理制度严密、操作流程清晰的实验实训室管理体制;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学实验实训室逐步开放,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形成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实验教学改革成果;建设一支结构合理、能满足我系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实验实训教学师资队伍。
2.实验(实训)室建设的具体目标
我系在““十三五””期间,计划建设商务谈判与国际贸易综合实训中心及拟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示范中心。我校目前现有的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仅有服务器一台及相关教学软件资源等,为扩大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学生受益面,保证自主学习平台的稳定运行以及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的常态化运行,本项目规划至2018年,投资120万元,购置各类软件平台,交换机、显示器等相关设施,全面提升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的软硬件设施、自主学习监控与管理、技术支持等各方面的水平与质量。
3.建设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1)商务谈判与国际贸易综合实训中心。第一,信息化互动教学的基础建设; 第二,实践教学资源的内容体系建设 根据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教学特点,建立从认知实训课程->专业实训->专业综合实训的模块化、立体化实训体系,全面配合专业课程的授课。第三,实训实践体系的内涵建设。第四,实训软件资源建设。实训中心软硬件配置报价为143.234万元。
(2)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示范中心。第一,资源素材建设。第二,建立专门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心,配备可容纳176人同时进行自主学习的电脑、网络、耳机等必要硬件设施。第三,为中心配备2名计算机专业软硬件管理与维护教师,负责学生名单导入、调整、升级、师生上机技术培训与指导、上机时学生突发问题解决、网络系统维护、学习数据保存与统计分析、学生网络自主学习成绩登记与输出等。项目建设预算经费12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100万元,学校配套经费20万元,主要用于购置各类软件平台、交换机、语言学习云终端、云终端学生工作站、显示器、桌椅、耳机以及环境改造等。
六、实训基地建设
目前外语系已有的教学实习基地主要有:宁德市实验学校、宁德师范附小、高级中学、宁德五中、漳湾南埕小学、增坂小学、拱屿小学、马山小学等多所中小学;已有的实习实训基地有:宁德山水大酒店有限公司、安波电机(宁德)有限公司、周宁县旅游局等。
在“十三五”期间,在稳定已有实习基地的基础上,争取再增加教学实习基地2个,重点增加商务英语与翻译专业的实习基地。积极拓展实践实训基地建设,挖掘校友资源开拓新的实践实训基地,争取在5内建成15个校内外实训基地。
七、保障
1.思想保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尊重师生主体地位,发挥师生创新精神和主体作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及方法途径,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凝聚广大师生精神于一体,形成强大的合力,严谨治学,奋发有为。
2.制度保障:继续完善外语系各项规章制度,以有利于实现我系”十三五”规划目标为原则,制定出台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努力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以“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奖励先进、树立典型”为指导方针,鼓励大家爱岗敬业,多出成果,多做贡献,推动我系平稳、快速发展。
3.经费保障:用好教学经费与科研经费;鼓励教师获取纵向课题与横向课题经费;努力获取国家对地方高校建设基金。
八、发展措施
1.学科专业多样化:为实现学科专业多样化的目标,外语系师生一方面要大练内功,另一方面要努力争取学校的支持,积极申报新的专业,并在新建专业的过程中加强与其他高校外国语学院或外语系的合作交流。大练内功包括提升外语系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扩大外语系的知名度。在领导的带领下,外语系教师要走出去,去兄弟院校的外语学院或外语系进行学习、研讨、取经,获取专业建设的经验。
2.教师发展:鼓励教师去中学授课,获取中学教学经验;鼓励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去企业实习,获取企业工作经验,有效实施实践教学;继续实施和加强“以老带新”的教师发展策略:老教师在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方面要积极向新教师传授经验,老教师不仅要起到带头示范作用,而且要身体力行,手把手地带好新教师;新教师要虚心要老教师学习、取经。坚持做好每年一度的大学英语及专业英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带动和引导其他教师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争取更多教师获得全国一等奖。
3.教学方面:完善听课评课制度;请校外优秀教师给广大师生以讲座形式授课;奖励教学上优秀的教师。建设英语专业四、八级题库(纸质、电子、多媒体文档);利用英语角、英语沙龙等活动,营造学生的学习氛围。努力为学生获取实习平台;开展教学名师工程。
4.科研方面:营造教师科研氛围,培养教师科研意识,凝练科研方向,让所有教师都有各自明确的研究方向。将教学、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尤其要鼓励外语教学及测试的研究。奖励科研优秀教师;聘请校外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给广大师生做讲座,并给有考博意象的教师牵线搭桥;进行科研梯队建设。鼓励教师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参会回校后及时向全体教师汇报会议的主要内容与心得。
5.服务地方:第一,利用外语优势,融入海西文化产业建设,进行文化传播与创新。加强福建地方外宣文本翻译,如闽东地区政治、历史、文化翻译、旅游景点翻译等;为闽东地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翻译服务;第二,培养商务英语人才与翻译人才,加强与闽东地区有涉外业务的企业的合作,并为福建经济自贸区建设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外语人才服务;第三,利用师范英语专业优势,建立中小学英语、幼儿英语教学研究中心,将教学成果推广到宁德地区的中小教英语教学与幼儿英语教学中去,提升宁德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的英语教学水平。
外语系